「為了幸福,你得啥都不做」
承蒙網友轉傳我的新書「和自己,相愛不相礙」的資訊,二十幾年前我在蒙特婁法文班的同學Paul 和Rebecca和我聯絡上了。
聽著Rebecca敘述一別之後,他們夫妻倆開店、展店、碰到金融風暴、政府徵收、重新開店的種種,我的心情也如同坐雲霄飛車般的跟著Rebecca的故事起起伏伏。
我問Rebecca,你們開餐廳,孩子要怎麼照顧呢?她說,孩子挺自動自發的。我好奇她是如何幫助孩子自動自發。
她說:「接孩子回到家後,我跟孩子說,你去寫功課吧,我去煮飯。孩子不肯,說他剛放學好累要看電視,我想想,好吧,我也很累,也就坐下跟著看電視。
看著看著,孩子忽然意識到我沒有去煮飯。問我說,你怎麼不去煮飯?我說我好累。孩子說,我肚子餓啊。我就說,好,那我去做我的工作,你去做你的工作。
從此以後他就很自動了,他去寫作業,那我也會去煮飯。很公平。」
Rebecca冰心聰明的透過「不做」來讓孩子習得不做的後果,讓我想起「阿信」這個影集中,家道中落的少爺龍三賴在地板上躺著,不肯出去工作。他那吃苦耐勞的妻子阿信三催四請請不動,也一起躺下來不去工作。因為家裡總是得要有糧食開飯,平常會承擔的阿信不繼續玩為了家人要忍耐那套,龍三無人可賴,也就只能起身出去工作了。
Rebecca和阿信發現用講的沒用,她們就不再重複無效的策略,而是冷靜選擇了「不做」,讓家人有需要去動起來才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。
如果不動,就有人提供所需,家人怎麼會有動力要動呢?
如果不肯上學、工作、做家事,窩著打電動還是有飯可吃,衣服有人洗,網路和空氣一樣自動來,家人怎麼會有動力要離開電動去做他該做的事呢?
有時候我們總是會擔心著別人會說我們狠心,不多擔待些或是讓家人餓著了。如果狠心不做才能夠激發家人動起來,我們也就不用對七大媽八大爺的嘴負責了。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,咱得堅持啥都不做,就算千夫所指還是啥都不做的幫助家人動起來。
~郭葉珍的《和自己,相愛不相礙》~
博客來 https://tinyurl.com/y723qf8r
三采 https://tinyurl.com/yc4h6mm5
誠品 https://bit.ly/2KcE4CO
讀冊 https://bit.ly/2WjC9ip
MOMO https://bit.ly/3mhXvHy
電子書
Google Play: https://tinyurl.com/yb5gehfa
Readmoo: https://tinyurl.com/y9zlse28
角川: https://tinyurl.com/y7x6tr7o
KOBO: https://tinyurl.com/yaw27pby
博客來: https://tinyurl.com/ya78zwyc
Pubu: https://tinyurl.com/ybzzvo4q
MyBook: https://tinyurl.com/ya2yx4lu
HYREAD: https://tinyurl.com/y9c43vds
Amazon: https://tinyurl.com/yd8mdzsz
~郭葉珍的《我們,相伴不相絆》~博客來2020年親子教養排行榜第六名
博客來:https://reurl.cc/NjZWge (含電子書)